美国和俄罗斯之间这点事,说白了就是大国博弈的老套路,但这次玩得有点大。特朗普刚上台没多久,就在2025年8月1日直接下令把两艘核潜艇调到靠近俄罗斯的区域去。这事起因是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个帖,话说得挺硬气,警告特朗普别玩火,说俄罗斯可不是伊朗那种好欺负的,还提了点苏联时代的核能力。 特朗普一看不乐意了,觉得这是挑衅,就直接回击,说要让核潜艇过去站站场子,强调美国海军的实力不容小觑。这两艘潜艇据说是俄亥俄级那种,能带核弹头的,平时藏在水下,神出鬼没的,目的是给俄罗斯施压,顺便告诉盟友美国还在撑着核保护伞。 这事一出,全球媒体都炸锅了。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亲口确认,说这是回应俄罗斯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。他还加了句实盘配资最狠的三个平台,话要小心说,因为后果可能很严重。俄罗斯那边也没闲着,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很快就表态,说特朗普这是在玩核修辞,别把事闹大。结果,没过两天,俄罗斯外交部在8月4日直接甩出重磅声明,说俄罗斯不再受中导条约的约束了。 这个条约全名叫《中程导弹条约》,是1987年美苏签的,禁止部署射程500到5500公里的陆基导弹。特朗普政府在2019年就退出了,说俄罗斯违反了,但俄罗斯一直否认。现在俄罗斯说,美国和北约在欧洲和亚太部署类似导弹系统,比如堤丰系统,已经把条约玩坏了,所以他们也就不玩了。这等于给俄罗斯开了绿灯,可以恢复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或者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那种东西,射程正好卡在中导范围。
普京这步棋下得狠,直接把对抗升级到军备竞赛层面。俄罗斯外交部在声明里点名批评美国,说华盛顿的动作是破坏全球安全的元凶。普京本人没直接出面,但他的团队明显在推动这事,目的是平衡美国的压力。俄罗斯海军本来就有战略潜艇力量,现在再加陆基导弹,就能形成立体威慑,对欧洲和太平洋都构成威胁。北约那边自然坐不住了,几个东欧国家像波兰和罗马尼亚,已经在加强边境防御,美军轮换部队增加实盘配资最狠的三个平台,预算也跟着涨。欧洲内部意见分歧大,有些国家觉得该硬刚俄罗斯,有些则担心被卷入更大冲突。 梅德韦杰夫作为普京的亲信,这时候跳出来补刀。他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五个字:“好戏在后头”。这话说得很意味深长,表面上看是回应特朗普的核潜艇部署,实际是在告诉全世界,俄罗斯的反制才刚开始。他以前就以鹰派著称,经常在网上发狠话,这次也不例外。梅德韦杰夫的表态不光是个人意见,还代表了克里姆林宫的部分声音,暗示俄罗斯可能在白俄罗斯或加里宁格勒地区增设导弹阵地。这些地方战略位置关键,加里宁格勒夹在北约国家中间,白俄罗斯紧挨乌克兰边境。要是真部署了,欧洲的安全格局就得重画了。
从美国角度看,特朗普这招是想重塑核威慑。他上台后强调美国优先,国防预算增加,海军力量是重点。核潜艇这种东西,美国有14艘俄亥俄级,每艘能带24枚三叉戟导弹,一发就能毁掉一座城市。部署到太平洋热点海域,比如靠近堪察加半岛,那地方是俄罗斯海军基地密集区,明显是针对性动作。特朗普政府还计划在日本和澳大利亚建反导系统,堤丰导弹已经在演习中用过,射程能覆盖亚洲大片区域。这不光是防俄罗斯,还牵扯到中国,但核心还是对俄施压。 俄罗斯的反击来得快准狠。普京领导下,俄罗斯军工体系一直在升级,高超音速导弹是他们的王牌,锆石能以9马赫速度飞行,常规反导系统拦不住。中导条约没了约束,俄罗斯就能合法恢复生产和部署这些武器。外交部声明里提到,美国盟友在亚太部署导弹是直接威胁,所以俄罗斯必须对等回应。这逻辑挺直白的,大国之间就是这样,你进我退,你硬我更硬。普京的策略一向是维护国家利益,不退让,尤其在乌克兰问题上。2022年那场冲突到现在还没完,俄罗斯军队还在推进,现在加核元素,风险更高。
梅德韦杰夫的五个字“好戏在后头”,其实藏着三层意思。第一层是警告美国,别以为核潜艇就能吓住人,俄罗斯有反潜能力,海军也能出动。第二层是给国内民众打气,说政府有底牌,不怕对抗。第三层是向国际社会示意,这场博弈才开头,后续可能有更多动作,比如联合军演或导弹测试。梅德韦杰夫从2008年当总统开始,就跟普京搭档,2012年后转总理,现在是安全会议副主席,影响力不小。他的发言往往预示政策转向,这次也不例外。 这事本质上是美俄战略竞争的延续。特朗普想快速结束乌克兰战事,给俄罗斯下最后通牒,但普京不买账。梅德韦杰夫的硬话激化了矛盾,导致核潜艇出动,然后俄罗斯甩掉中导枷锁。国际社会担心军备竞赛重启,核扩散风险上升。联合国呼吁对话,但大国间信任低谷,谈何容易。普通人看这事,觉得挺吓人,大人物玩火,底层遭殃。希望双方理性点,别真闹到不可收拾。
众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